1 地块概况
河间市东关修造厂地块位于沧州市河间市瀛洲路南侧,团结大街西侧,占地总面积为13588.72m2,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116.106091°E,38.430463°N。调查地块四至为:东至团结南大街、南至东关村、西至东关村、北至东关村。
调查地块历史上为农田,后修建了东关修造厂,今已闲置。根据《河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河间市东关修造厂地块土地信息的核实意见》,地块用途未来调整为“住宅用地”。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因此该地块需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2 污染识别
2.1 地块内污染识别
根据人员访谈、现场踏勘,并结合历史影像分析,通过污染识别分析可知:
(1)生产车间I、II生产过程可能对调查地块造成铜、镍、氟化物、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石油烃的影响,后期调查将生产车间I、II作为重点关注区;
(2)锅炉房供暖过程中可能对调查地块造成砷、汞、镍、氟化物、多环芳烃的影响,后期调查将锅炉房作为重点关注区;
(3)修车间使用过程可能对调查地块造成铜、镍、氟化物、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石油烃的影响,后期调查将修车间作为重点关注区;
(4)其他区域无污染,后期调查将其他区域列为一般关注区。
地块关注污染物为:砷、汞、镍、铜、氟化物、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石油烃、多环芳烃。
2.2 地块周边污染识别
地块周边历史及现状共存在过7个污染源,其中6个污染源可能对调查地块土壤及地下水造成影响,涉及的污染物主要为砷、汞、镍、苯、甲苯、二甲苯、石油烃、多环芳烃、甲醛、氟化物、pH、氨氮、氰化物、铜。
2.3 识别结论
综合地块内污染识别及地块周边污染识别成果,后续需要对地块进行布点采样,通过检测数据分析,以确定该地块土壤及地下水是否受到了污染,以及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程度)和空间分布。
3 地块调查结论
(1)土壤
本次在调查地块内共布设了8个土壤点位、地块外布设1个对照点,共采集了28组土壤样品(另采3组平行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测试项目为45项基本项、pH值、氟化物、石油烃、多环芳烃、甲醛、氨氮、氰化物。
根据检测报告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地块内土壤样品pH值在8.15-8.97之间;VOCs、SVOCs、铬(六价)、氰化物、多环芳烃、甲醛均未检出;有检出因子重金属(砷、镉、铜、铅、汞、镍)氨氮、氟化物(水溶性)、石油烃(C10-C40)检测结果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及《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2)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通过与对照点数据进行对比,地块内检出数据与对照点检出数据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范围内,所有检出数据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13/T5216-2022)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2)地下水
本次在调查地块内共布设了2个地下水点位、地块外布设1个地下水对照点,共采集了3组地下水样品(另采1组平行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测试项目为35项基本项、镍、二甲苯、苯乙烯、石油烃、多环芳烃、甲醛。
根据检测报告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地块地下水样品中浑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硫酸盐、钠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II类标准;pH值、氟化物、硝酸盐、铁、镍、铜、砷、硒、锰、高锰酸盐指数/耗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检出但未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II类标准,其余因子未检出。
超标原因分析:
(1)本次地下水样品采集过程中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等相关要求进行,洗井抽出水量为井内水体积的5倍后,结束洗井,因此采集的地下水样品中浑浊度检测值均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II类标准。
(2)根据《河北省河间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可知,河间是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氯化物-硫酸钠型,且矿化度较高,为0.4-0.6g/L,因此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硫酸盐、钠超标因为原生地质原因。
调查地块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水源,不计划进行开发利用,人体直接饮用和直接接触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不影响地块下一步的开发利用。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居住用地”的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